润凯碳素将给您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意见及售后服务。
2022-09-21
石墨匣钵是如何烧制的?
石墨匣钵是如何烧制的?
石墨匣钵又称电热石墨匣钵,是石墨电阻加热器,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一种无焰原子化器。1959年,苏联物理学家利沃夫将原子发射光谱中的石墨匣钵蒸发原理应用到原子吸收光谱中,开创了无焰原子化。那么石墨匣钵是如何烧制的?
石墨匣钵是如何烧制的?
1.烧成原理
在坩埚|石墨匣钵的烧成过程中,坯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塑性耐火粘土。坩埚烧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热和烘烤阶段。炉温在100-300之间,是除去石墨坩埚|石墨匣钵坯残余水分的过程。窑的天窗要打开,升温速度要慢,特别是石墨坩埚|石墨匣钵内残留水分超过3%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堆放的话容易发生坩埚裂纹和爆罐事故。
(2)低温烧成阶段,400-600。是坩埚烧结的低温阶段。随着窑温的升高,坩埚中的结合水开始分解并排出。粘土的主要成分A1203和Si02一度形成游离状态:坩埚外面的釉层还没有熔化,所以升温速度还是要慢慢进行。如果升温速度过快且不均匀,也容易造成罐爆和堆塌。
(3)中温烧结阶段:700-900。此时,粘土中的无定形Al203可以部分转化成Y形结晶Al203。随着窑温的逐渐升高,以游离状态存在的Al203和Si0’会结合成坚硬的固化硅酸盐(又称百花工艺),坩埚内的石墨与熟料连接固化成一个整体。在中温烧结过程中,石墨坩埚|石墨匣钵的外釉层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熔化,形成玻璃釉膜,封闭或覆盖坩埚表面,保护坩埚不被氧化。这期间升温速度要快。窑中的火焰优选是还原火焰。
(4)高温烧制阶段:该阶段的温度为1000-1200。此时坩埚中的粘土在中温下烧结固化,然后逐渐转化为莫来石,在此期间,升温速度应快于中温(俗称放大火过程),窑内火焰应控制为中性焰或还原焰。在坩埚的高温烧结过程中,釉层已经完全熔化,形成玻璃状釉膜,密封在坩埚的外部。如果烧结温度超过釉料的高温限制,就容易流掉,造成坩埚氧化。所以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要注意石墨坩埚|石墨匣钵釉层的熔化状态,以免过烧。莫来石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耐火矿物。密度、硬度、耐火性、负荷下软化点都很高,热膨胀系数小。在坩埚的结构中,它起着固结、硬化和承重的作用。因此,烧结温度和操作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石墨坩埚|石墨匣钵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下一个 —
相关新闻

.
联系方式